大棚(固化土)施工工艺【以某工程为例】
一.材料配比方案建议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土样水稳定性及抗压强度数值非常理想。结合本工程应用情况分析,人员、材料、设备清单如下:
人员清单表:
职务 | 人数 | 职能 |
现场施工负责人 | 1 | 负责现场施工总调度,总负责 |
技术负责人 | 1 | 有一定道路施工经验负责与我公司技术人员对接协助施工负责人施工 |
测量员 | 1 | 负责道路高程控制 |
力工 | 8 | 完成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排的所有工作 |
材料清单:
材料 | 用量 | 备注 |
土壤固化剂 | 0.02% | / |
水泥 | 6% | / |
水 | 由现场确定 | / |
机械设备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调配:
设备名称 | 数量(台) | 负责工作 |
装载机 | 1 | 装运土 |
拌和机 | 由现场确定 | 搅拌固化土 |
电动夯实机 | 由现场确定 | 夯实土墙 |
洒水车 | 1 | 补水及洒水养生 |
土壤固化剂一般用量表:
土 壤 | 固化剂掺入比(质量比%) | 固化剂用量(kg) | ||
体积(m3) | 干密度(g/cm3) | 质量(kg) | ||
1 | 1.90 | 1900 | 0.02 | 0.38 |
水泥一般用量表:
土 壤 | 水泥掺入比(质量比%) | 水泥用量(kg) | ||
体积(m3) | 干密度(g/cm3) | 质量(kg) | ||
1 | 1.90 | 1900 | 6 | 114 |
所有涉及本工程的人员、机械、材料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替代或调整。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号。
二.备料(固化土)
每个大棚约用210方实土(固化土),可分几次备好。
取土(去掉表面腐殖土)210方晾晒,晾至自然含水量以下。准备硅酸盐425水泥按6%的比例(按重量比约24吨)。每次取土后摊铺开,划成若干方块,根据每次取土的数量计算水泥的量,按计算的水泥袋数堆放水泥,进行摊布:在摊布时应派专职施工人员控制每一个方格内的水泥数量,保证厚度和宽度,表面应没有空白的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位置。平面力求平整。摊料过程中,应将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捡除。然后用拌和机拌和,形成混合土。
根据自然含水量计算出应补水的量,根据土的重量计算固化剂的用量,然后将固化剂掺入水中搅匀,形成固化剂溶液。
将固化剂溶液均匀喷洒至混合土上,再行拌和,直至均匀。堆放待用。注意:备完料到用料之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
三.地基部分
首先主墙挖槽长宽高尺寸分别是:100m×0.6m×0.8m,侧墙10m×(0.6m—0.8m)×0.8m。素土夯实,然后用固化土分两层做基础,每层尺寸是:100m×0.6m×0.4m,两边10m×(0.6m—0.8m)×0.4m。每层夯实,两层之间洒少许水养生。地基的宽度可以根据施工工艺进行调整。
四.棚体部分
1.支模
支模时应保持模壁光洁。支完模后应在模的内壁打横隔线,横隔线为虚土的上限,虚土层高为20cm2.逐层夯实
将备料填至第一道横隔线后即可开始夯实,夯3-5遍为宜,切勿过量。夯完后要有专人将模板边上的浮土清理整齐,清理后的浮土可放在中间,洒水养生。在下一次填土以前应先将上次夯完土的面层拉毛(用耙子楼一下即可),然后洒水,洒水时不要将水洒到模板上。然后第二次填土。夯实过程中应遵循“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也就是从土的中间开始,从模板的边缘结束。
注意:
(1)夯实为逐层夯实不能分段夯实。
(2)在接茬时在接茬处一定先松土,或者是在接茬处留一点虚土等下一次填土时一起夯实。
(3)拐角处一定不要有接茬。
五.养生
棚体建完还要有7天的养生期,养生的条件是不低于20℃且保持湿润。可通过洒水或覆盖两种方法。养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旦养生不好棚体的强度就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松散。